Tel: +852-2781-1195

商業攝影燈光教學分享 : 我不是一把普通的大型反光傘
拋物線燈光的魔力
攝影師: Karl Taylor
作為一名專業攝影師,我最常被問到的一個問題就是:「如果你只能選擇一個燈光配件,你會選哪一個?」而我的答案始終如一,就是「Broncolor Para 133大傘」。
在燈光配件的世界中,選擇多如繁星。然而,我發現很少有光效配件能像拋物線燈光那樣提供如此優異的光質與多功能性。
拋物線燈光在人像和時尚攝影中最受歡迎,這是有充分理由的。但什麼是拋物線燈光?又是什麼讓這類光效配件如此特別?

什麼是拋物線燈光?
雖然「拋物線」這個詞有很多複雜而冗長的定義,但最基本的形式就是指一條 U 形曲線,並且在對稱軸上對稱。
傘形反光罩的形狀讓你可以根據燈頭在反光罩中的位置改變燈光的焦點與強度。當燈頭離傘中心較遠時,產生的是柔和、擴散的光線;當燈頭更接近傘的中心時,則可獲得聚焦且對比更強的光束。
真正的拋物線燈光系統(例如我所使用的 broncolor 系統)能夠產生美麗、閃亮的光,非常適合呈現膚色細節,也非常適合凸顯材質的紋理。光效配件的形狀與反光特性讓你能夠高度掌控光線的聚焦與對比,這正是這類光效配件的一大優勢。
在我的直播節目《理解拋物線燈光Understanding parabolic lighting》中,我詳細解釋並實際示範了這些概念。你也可以在《人像燈光比較Beauty lighting comparison》影片中看到我如何實踐這些理論,並展示不同尺寸 Para 大傘的效果。

「拋物線」傘的迷思
市面上有許多標榜為「拋物線形」的光效配件,但真正符合「拋物線」幾何形狀的卻少之又少!
要稱為真正的拋物線光傘配件,其形狀必須符合一種特定的幾何曲線定義:對於任何一點 P,其與一個固定點(焦點)和一條固定直線(準線)的距離相等。


這樣的幾何結構能夠創造出一種特定的光線輸出。從焦點發出的光線會被反射成與對稱軸平行的光束,這正是拋物線燈罩能夠產生獨特光質的原因。
需要注意的是,光源本身也必須能夠朝側邊發光,不能只向前發光。這也是為什麼像是機頂閃光燈(speedlite)這類平面前端的燈具無法達到真正拋物線光效的原因——因為光線無法向外側散發光線。

光 線分佈
broncolor 燈頭在設計上會把閃管略微向外凸出,所以光綫角度不受限制。這一設計確保在大型柔光箱上也不會出現嚴重暗角問題,另外在拋物面Para反射傘等光效附件內,能夠發揮最佳的光線效果——這樣的技術細節,對光質與光線的璀璨效果有著深遠影響。燈頭能做到祼燈效果也是Broncolor的設計概念之一。


所以當你看到一個標榜「拋物線」的光效配件時,務必確認它是否真的符合這個標準。我個人使用的是 broncolor Para 系列,它們確實符合真正的拋物線幾何形狀,並且產生極佳的光質,這也是我在眾多攝影作品中使用它們的原因。
若大傘形 狀並不真正符合拋物線,則其光線反射的物理原理就無法完全發揮。



另一種可以產生類似光質的光效配件是菲涅耳透鏡(Fresnel lens)燈罩,我們確實會在攝影與棚拍中使用這類燈罩,但因其必須以玻璃片製成,因此若做到與大型拋物線大傘一樣的尺寸將會非常沉重、難以操作且造價高昂。事實上,這種大型菲涅耳透鏡燈罩通常只會出現 在燈塔中,用於將光線極為精確地集中並投射到數公里之外。

Broncolor Flooter 投射燈罩
這款燈具配件配備(Fresnel lens)菲涅耳透鏡,並產生具有聚焦點特徵的光。直徑340mm的菲涅耳透鏡的強大光線確保了高光產量。broncolor Flooter配備了精確的聚焦設計,可通過轉動手柄調整15°至80°的範圍內光線角度,來營造不同場景氣氛的光線。可完美地模仿影棚內的陽光效果。適合在大場景的攝影領域,為更大的場景或產品拍攝設定上應用,如汽車,家具,工業產品,廚房家具,浴室等。
為了進一步限制光線角度並改變光線分佈及影像的對比度,可以加配蜂巢網格及遮光擋板。此網格安裝在菲涅耳透鏡前面。另外前框架配有濾光色片的固定裝置,並配有帶鎖定桿的固定支架(U型支架),方便調節光線的方向。
拋物線燈光的優勢
前面提到的多功能性,是拋物線光效配件的最大優勢之一。你可以根據需求調整光線的性質,這是其他光效配件難以比擬的控制力。
拋物線光效配件能夠產生較窄的光束,這也是其一大優勢。由於能夠聚焦光線,你可以僅對主體進行照明,而不會影響整個畫面,實現集中照明和漂亮的光影過渡。
當燈頭離傘心較遠時,會出現一種有趣的效果——傘的中心不再被照亮,而僅有外圈產生反光。24 個硬質反光點組成完美圓形的光環,讓你能夠以既銳利又柔和的三維光線包圍主體。當你將燈頭稍微向內移動,就能部分照亮傘心;若更深入,則可完全照亮中心區域。
當拋物線大傘的尺寸相對於拍攝主體更大時,效果會更為奇妙——你可以在保持硬光感的同時,也擁有來自大面積光效配件所帶來的柔和感,這在燈光概念中是一種有趣的理論。
大型 Para 通常會設置在攝影師正後方,使光線能夠均勻包覆主體,勾勒出面部輪廓、下顎線條或其他遠離相機鏡頭的身體部位。

若要更進一步控制燈光輸出,你還可以調整Para大傘的角度或與主體的距離,或加裝柔光布與蜂巢布,以改變光線特性,從略微擴散的聚焦光到完全擴散的柔光箱效果皆可實現。
由於拋物線形狀具有高度對稱性,來自焦點的光線會被非常有效地平行反射,因此這是一種極為高效的照明方式。這種高效能讓 Para 大傘成為外景拍攝的理想選擇——你可以參考我們的《Fashionscape》課程和《海景時尚攝影Seascape fashion photography》教學,便能看到其實際運用成效。
這種精確的控制力讓你只使用一個燈就能達到多種照明效果——本質上,你將擁有一套完整的燈光系統,濃縮在單一燈光配件中。
如前所述,唯一可媲美拋物線光效的燈光配件只有菲涅耳透鏡燈罩,但在實務操作上,它們根本不適合大規模應用。
這篇文章僅僅涵蓋了 Karl Taylor 在拋物線光效配件及其他燈光應用上的部分知識與技術。如果你想更進一步學習燈光的進階知識,歡迎註冊 Visual Education即可解鎖全部內容。









